第429章 点火成功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9章 点火成功,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一只山竹榴莲,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凌晨三点,基地大部分人都已经休息,但李明远的\"思维中心\"依然灯火通明。他站在黑板前,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快速移动,写下一个个复杂的公式和图表。
\"脉冲压缩...\"他自言自语,\"多普勒滤波...相位校正...\"
黑板很快被密密麻麻的公式填满,这些在现代人看来也颇为复杂的雷达原理,在五十年代简直就是天书。李明远停下手,后退几步,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这帮老爷们儿肯定得傻眼。\"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但现在,睡觉。\"
第二天一早,李明远召集了\"东方基地\"最顶尖的无线电专家和信号处理工程师,十多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围坐在会议室里,好奇地看着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
\"各位,今天我要宣布一个新项目——合成孔径雷达。\"李明远开门见山,\"这将是一种革命性的对地观测技术,能够透过云层,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获得高清晰度的地面图像。\"
老教授们面面相觑,表情从困惑到怀疑。终于,无线电组的陈教授忍不住开口:\"李总工,恕我直言,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现有的雷达分辨率受限于天线口径,要达到你说的效果,天线得大得装不进任何飞机。\"
李明远不慌不忙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传统思路确实如此,但如果我们利用飞行平台的移动,合成一个虚拟的大口径天线呢?\"
他快速在黑板上写下一系列公式,解释道:\"通过记录飞行路径上各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再通过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我们可以合成一个等效口径巨大的天线系统。\"
陈教授皱着眉头走近黑板,仔细研究着那些公式,突然双眼瞪大:\"这...这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和相位差...\"
\"没错!\"李明远继续解释,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通过精确计算飞行路径上每个点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差,我们可以在计算上'合成'一个巨大的天线阵列。\"
几位老教授凑到黑板前,陷入了激烈的讨论。有人摇头,有人惊叹,还有人直接在黑板上修改公式,试图找出漏洞。
\"即使理论上可行,计算量也是天文数字。\"一位专攻信号处理的黄教授指出,\"需要对每个回波点进行复杂的傅里叶变换和相位校正,我们没有这样的计算能力。\"
李明远神秘一笑:\"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思维中心'一直在秘密研发一种特殊的信号处理设备。\"
会议结束后,李明远把陈教授单独留下,带他去了\"思维中心\"。
当陈教授看到那台半成品计算机时,下巴几乎掉到了地上:\"这...这是什么东西?\"
\"未来的计算力量。\"李明远简单解释道,\"它能在几小时内完成传统方法需要几个月的计算。\"
陈教授走近这台机器,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那些电路板:\"这不像是真空管技术...\"
\"不是真空管,是晶体管。\"李明远回答,\"更小,更快,更可靠。\"
陈教授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来。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无线电专家,他立刻意识到了这种技术的革命性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