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公里?这不可能!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6章 公里?这不可能!,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一只山竹榴莲,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些都是得益于微型化的集成电路技术。曙光一号计算机已经完成了上万次飞行路径模拟,最优参数我们都已经掌握。\"
随着李明远详细解释,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从忧虑转为震惊,再到兴奋。
\"这还不是全部,\"李明远补充道,
\"'雷击-1'还有两个关键特性:一是多弹齐射、蜂群协同。
通过计算机实时模拟作战环境,我们设计了蜂群协同逻辑,多枚导弹同时从不同角度攻击目标,敌舰防不胜防。\"
\"二是模块化弹头设计,可根据不同任务装配高爆弹头、穿甲弹头或石墨弹头,兼具杀伤与电子战能力。
特别是石墨弹头,能让敌舰的电子设备瞬间瘫痪,就像我们之前对付他们的坦克和飞机一样。\"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明远描绘的这种超前武器震撼了。
军工委主任张部长最先回过神来:
\"李总工,这个计划听起来很有前景,但时间呢?需要多久才能研制出来?\"
李明远坚定地回答:\"三周,最多不超过一个月。\"
\"一个月?\"众人再次惊呼,\"这么复杂的系统,一个月怎么可能完成?\"
李明远解释道:
\"我们不是从零开始。第三代集成电路已经成熟,'曙光一号'计算机也已经验证了关键算法。
关键的制导系统、发动机和弹体结构,我都已经有了详细设计。
现在需要的只是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最后的集成和测试。\"
张部长沉思片刻,作出了决定:\"好,全力支持'雷击-1'项目。李总工,你需要什么资源尽管说,国家会优先满足。\"
会议结束后,李明远立即着手组建\"雷击-1\"研发团队,从全国各地抽调顶尖专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个秘密研发基地内灯火通明,科研人员们日夜不停地工作着。李明远更是废寝忘食,亲自指导每个环节的设计和测试。
\"李总工,您该休息了,\"一天深夜,助手老刘担忧地劝道,\"您已经连续工作36小时了。\"
李明远揉了揉发红的眼睛,苦笑道:\"哪有时间休息?敌人每多轰炸我们一天,前线战士就多牺牲一批。时间就是生命啊!\"
他拿起一杯浓茶,继续审阅着导弹制导系统的设计图纸,时不时在上面标注修改意见。
这次他没有等待系统的额外\"奖励\",而是凭借自己后世的知识,融合龙国现有的技术能力,一步步推进着这个超前的项目。
实验室里,各个小组分工明确,紧密配合:
制导组负责雷达和控制系统,他们将小型化的微型计算机与雷达传感器完美结合,使导弹能够自主识别和锁定海上目标。
推进组则在改进火箭发动机,提高燃料效率和推力稳定性,确保导弹能够飞行300公里的距离。
弹头组设计了模块化的弹头接口,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快速更换不同类型的弹头。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模拟测试中心,一台\"曙光一号\"计算机不断运行着复杂的飞行路径和作战模拟程序,科学家们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优化导弹的各项参数。
\"看,这是最新的模拟结果,\"李明远指着计算机屏幕向团队解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