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集成电路计算机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3章 集成电路计算机,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一只山竹榴莲,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明远严肃地看着众人:\"现在不是正常情况。敌人不会给我们几个月时间,前线的战士们也等不了。一周,必须完成!\"
见李总工如此坚决,没人敢再提异议。实验室很快组织起三班倒,科研人员们日夜不停地工作。
李明远更是拼命,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直接睡在实验室的简易床铺上。
当别人劝他休息时,他总是摇头:\"时间就是生命,每晚一天,前线就可能多牺牲一批战士。\"
第三天,第一批硅片出现问题,良品率不到10%。
第五天,改良工艺后,良品率提高到30%,但仍远低于预期。
眼看着一周期限将至,团队陷入了低谷。
但就在第六天晚上,李明远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简化工艺的方法。
\"不需要追求完美,我们只需要一个能用的样机!\"他兴奋地对团队说,\"调整这几个参数,简化这部分电路...\"
在李明远的指导下,团队重新调整了制造流程。
神奇的是,这种\"偷工减料\"的方法竟然让良品率一下子提高到了60%以上!
\"这...这不合常理啊。\"一位老工程师困惑地说,\"按理说简化工艺应该降低质量才对。\"
李明远神秘地笑了笑:\"有时候,少即是多。专注于核心功能,反而能提高成功率。\"
老工程师还想追问,但李明远已经转身去检查其他环节了。
第九天,比原计划晚了两天,第一批合格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终于问世。
这些芯片看起来不起眼,就是一些方形的小片,但每一片上面都集成了数千个晶体管——这在当时的电子工业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突破。
接下来的任务是将这些芯片组装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按照李明远的设计,这台计算机将采用全新的架构,不仅体积比第二代缩小90%以上,运算速度还要提高百倍。
\"你们说,这东西真能造出来吗?\"装配车间,两名工人小声嘀咕。
\"谁知道呢,反正李总工的东西都挺玄乎的。上次那个石墨炸弹,谁能想到一点黑灰就能让敌人的飞机从天上掉下来?\"
\"也是,不过这次不一样啊。计算机那么大一个家伙,怎么可能变得跟桌子一样大?\"
两人正说着,李明远走了过来,他假装没听见,只是认真检查了装配进度后,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又过了半个月,漫长的组装和调试工作终于完成。
这天,军工委高层领导和科研骨干齐聚实验室,准备见证龙国第一台第三代计算机的诞生。
当李明远掀开盖在设备上的红布时,全场一片寂静,接着是一阵惊愕的议论声。
\"就...就这?\"
\"这么小?\"
\"不可能吧?\"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眼前的\"计算机\"——一个不到办公桌大小的金属箱子,上面连接着一个显示屏和一个键盘。
与众人想象中房间大小的庞然大物相比,这简直小得不可思议。
\"这...真的是计算机吗?\"张部长困惑地问,\"看起来比收音机大不了多少啊。\"
李明远微微一笑:\"没错,这就是龙国第一台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代号'曙光一号'。\"
他走到机器前,按下了启动按钮。机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显示屏上随即亮起绿色的字符。
\"太小了,不可能有那么强的计算能力吧?\"一位老科学家怀疑地说,\"我去过北极熊国,他们的计算机占据整个房间,还需要专门的制冷系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