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二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1章 天上人间(七),枌榆草木长,倪二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于这个问题,公孙妙善并无波澜,只平淡的把玩着手中玉尺。“朝内无法立足,不代表朝外也无法立足。
且不说昔夏,便是如今的列国也不缺藩王与诸侯。任何时代,它们都是皇权能否稳固的重要因素。
自打昭帝明令,朝廷不纳学宫之子。各州各地的藩王与诸侯呢?他们却巴不得将之尽皆收为幕僚。
这也是为何天下学宫虽在梁境,其内学子会却分散各国入仕的缘由。”
“不!应当不仅仅于此。”
司徒娴韵正欲开口言语,姜云裳却已顺着她的话接了下去。“昭、康二帝拒纳学宫之子入仕,原本平衡的局面便会被打破。
昔夏多以孝廉、举荐、荫袭、世禄与茂才入仕。没有了学宫派的制约,世家与勋贵逐渐做大,直至与皇权分庭抗礼。
也正因为如此,直至英宗,昔夏的皇权已难达地方。政令出不了京城,明宗不甘而欲求改制,最终才导致九王齐反,夏朝崩塌……”
“为谋民望,到底还是动了世家与勋贵的利益。当他想要再纳学宫之子入仕,却发现他们早已被各世家与藩王所收纳。”言罢,司徒娴韵由衷的轻叹了一声。
徐平要和武成乾瓜分大梁,除了篡权得名正言顺,掌控旧朝还需要手底下有大量的能人异士。以自己对他的了解,论及谋取天下,但凡局势趋于稳定,早晚有一天他会与天下学宫翻脸。
要么学宫解散,要么出兵讨伐。
就如今,天下学宫已传承千年之久。这其间不乏欲将它除之后快的君王,但它依旧留传至今。
以公孙妙善的傲气,多半也不会退让。对此,她自己恐怕早已猜到……
念及此处,司徒娴韵只是缓缓低头,也不再言语。
大堂内的叫好与喧哗依旧,而四楼雅间内的气氛却颇为压抑。
过去许久,徐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想要再续,却又将之放下。“求学不论高低,每个人都有其能力所在,只看如何发掘。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尊建议我从学堂中培养班底,还是搭台广招天下贤才?”
“以你如今的民望,要想搭台招贤,收效甚微。”公孙妙善的神色依旧平静,似乎并没有因为先前的对话而影响心情。“依为师之见,你想法不错,虽耗时颇久,随同你起始于微末之人却更易掌控。
徐平,譬如你帐下的唐禹、陆峥之辈,能力虽然不小,用起来却没有郭子韬、许阳等人顺手吧。”
“不妥,我早前不是与你说……”
“莫要急!”司徒娴韵话未说完,徐平却已摆手打断。“师尊,没有门槛虽易挖掘,却难保不会生乱。懂得多了,心思也会变多。如此大的体量下,难保不会出几个点子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