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昆仑行
砂糖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9章 昆仑行,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砂糖橘子,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万道门弟子,浩荡出玉门。
深入西域境内,耗时半年之久,终使佛门低头,打消东出传道的念头。
这代表着,中原道门将西域佛门压过一头。
承平三年,八月中旬。
生还的两万四千余名道门异士,经玉门陆续返回中原。
与此同时,一身素衣道袍的张道之已经与仍旧身着白衣的赵长歌来到昆仑山附近。
对于山下寻常百姓来说,昆仑山通常意味着神秘未知,民间传言,昆仑乃龙脉之祖。
由此,常有凡夫俗子,前来求仙问道,希望得见仙途。
昆仑玉虚峰(疑公格尔峰)山脚下,张道之与赵长歌二人慢悠悠散步于此。
途中,依稀可见有书生、道士装扮的人,或在瞻望昆仑之景,或三五成群,同上山去。
昆仑剑宗,便就坐落在玉虚峰顶。
张道之从山脚下抬首看去,似将整座昆仑山脉尽收眼底。
巍峨磅礴,群峰巉立入云霄,冰雪皑皑覆盖山巅。
云雾缭绕间,似有仙踪;
霞光璀璨处,疑落神宫。
正上午时分,随着几缕阳光的洒落,将整座玉虚峰映照的金光璀璨。
宛如梦幻仙境,尽显天地之雄浑壮美。
如果将龙虎山比作洞天福地,那么昆仑山,就好似一座神仙道场。
虽说昆仑剑宗与龙虎山天师府的关系一向不错,两派间还经常互派弟子交流道法。
但身为天师的张道之,却从未来过昆仑山。
此番前来,也未向昆仑剑宗呈帖拜山。
就在他们二人要登山去时,忽听不远处,一名书生正在评论使天下震荡的灭佛事件。
其身前有几人,似来访仙问道者,听得倒是津津有味。
“张天师为何灭佛?那是因为那些佛门不受朝廷律法约束,很多的人为了躲避徭役、赋税,选择遁入空门。”
“你们说,这种人,能被称之为佛吗?那些所谓的,遁入空门得僧尼,不事农耕,不敬人君,不交赋税,强占百姓土地...”
“这种‘佛’难道不该灭?“
有人提出不解,“你说的这些情况,与咱们中原的几座寺庙情况相似,可天师是西出玉门灭佛啊,与咱们中原发生的情况有何干系?”
那人继续道:“天下佛门是一家,天师灭佛,一来是让西域百姓真正脱离苦海,二来,也能敲打敲打咱们中原的一些佛门。”
不远处,张道之听这人所言,忽而摇头一笑。
包括许多道门弟子在内,都不知张道之的灭佛原由是什么。
于是,各种花里胡哨的猜测便就问世了。
有人说,张天师灭佛,是因为人口与户籍控制产生的矛盾还有宗教权威与世俗皇权的冲突。
但说到底,这是世俗王朝与佛门宗教之间的矛盾,与道门有何干系?
不过,相较于这一点儿,道门做得就比佛门合理多了,因为道门交税。
道教认为,王朝是统治中原的正统,除非是朝廷让道门弟子不交税。
不然一般情况下,一些道门的流派、道观,都会去交税。
而佛门有着沙门不敬王者的传统,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
仗着有信仰,自己是出家人的身份,不仅不交税,还在暗中压榨各地百姓本该享有的权利。
比如有意无意间,让百姓们向寺庙捐赠土地,又比如,通过兼并手段,侵占大量良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