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yan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6章 公子触前情,红楼梦新编白话版,晏子yan,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雨村出来,独自坐在书房里,正想着甄士隐的话,忽然有家人来报:“内廷传旨,让您去看件事。”雨村急忙上轿进宫。就听到有人说:“今天贾存周从江西粮道任上被参回来,在朝内谢罪呢。”雨村赶忙到内阁,看了关于海疆办理不善的旨意,然后出来就急着找贾政,先假惺惺地说了些为他抱屈的话,然后又道喜,问:“一路回来还顺利吧?”贾政也把分别后的事详细说了一遍。雨村问:“谢罪的本子递上去了没有?”贾政说:“已经递上去了,等吃完饭下来看旨意吧。”正说着,就听到里面传旨叫贾政,贾政赶忙进去。那些和贾政关系好的大人都在里面等着。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贾政出来,满头大汗。众人迎上去问:“旨意说了些什么?”贾政惊魂未定地吐了吐舌头,说:“吓死人了,吓死人了!多亏各位大人关心,幸好没什么大事。”众人好奇地问:“旨意都问了些啥?”贾政说:“旨意问的是云南私带神枪的案子。本上写明是原任太师贾化的家人干的,皇上一时想起我们先祖的名字,就问起来了。我赶紧磕头奏明先祖的名字是代化,皇上就笑了,还降旨说:‘前放兵部后降府尹的不也叫贾化么?’当时雨村也在旁边,可把他吓了一跳。”说着,贾政看向雨村问:“老先生您当时怎么奏的?”贾政接着说:“我就慢慢奏道,‘原任太师贾化是云南人,现任府尹贾某是浙江湖州人。’皇上又问‘苏州刺史奏的贾范是你一家了?’我又磕头奏道:‘是。’皇上脸色就变了,说:‘纵使家奴强占良家妻女,这还得了!’我一句话都不敢多说。皇上又问‘贾范是你什么人?’我忙奏道:‘是远族。’皇上哼了一声,就降旨让我出来了。真是怪事。”众人议论纷纷:“本来就巧,怎么一下子连着出这两件事。”贾政无奈地说:“事倒不奇怪,就是都姓贾,不太好。咱们贾家寒族人多,年代久了,到处都有。现在虽然没出什么事,可皇上记着一个贾字,总归不是好事。”众人安慰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怕什么。”贾政叹口气说:“我心里其实不想做官了,可又不敢告老还乡。现在我们家里有两个世袭的爵位,也是没办法。”雨村说:“现在老先生还是在工部,想来京官应该没什么事。”贾政摇摇头说:“京官虽然暂时没事,可我毕竟做过两次外任,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众人又说:“二老爷您的人品和行事我们都很佩服。就是令兄大老爷,也是个好人。只要在令侄辈身上多管教管教就行了。”贾政说:“我在家的日子少,对侄子们的事不太清楚,心里也不放心。诸位今天提起,都是好朋友,是不是听到东宅的侄儿家有什么不合规矩的事?”众人纷纷说:“没听到别的,就是有几位侍郎之间不太和睦,内监里也有点矛盾。不过想来也没什么大事,只要嘱咐那边令侄做事小心点就行。”众人说完,就各自散去了。
贾政然后回家,众子侄都迎了上来。贾政先去给贾母请安,然后众子侄都给贾政请安,接着一起进府。王夫人等已经在荣禧堂等着迎接了。贾政先到贾母那里拜见,说了些分别后的情况。贾母就问探春的消息。贾政把许嫁探春的事详细说了,还说:“儿子走得急,没赶上重阳节,虽然没亲眼见到,听那边亲家的人说挺好的。亲家老爷太太都请老太太安,还说今冬明春大概能调进京来,那就好了。现在听说海疆有事,只怕到时候调不了。”贾母一开始因为贾政降调回来,又知道探春远在他乡,没个亲人在身边,心里不太高兴。后来听贾政把官场上的事说明白,又知道探春一切安好,这才转悲为喜,笑着让贾政出去。然后兄弟相见,众子侄拜见,定好明天一大早去拜祠堂。
贾政回到自己屋里,王夫人等见过后,宝玉和贾琏又单独拜见。贾政看到宝玉比走的时候脸色圆润,神情安静,却不知道他心里其实还是糊涂的,所以心里很高兴,也不把降调的事放在心上了,还暗自庆幸:“多亏老太太照顾得好。”又看到宝钗比以前更加稳重,兰儿文雅俊秀,脸上更是喜形于色。唯独看到环儿还是老样子,心里不太喜欢。休息了半天,贾政忽然想起:“今天怎么少了一个人?”王夫人知道他是想起黛玉了。因为之前家书没提,今天贾政刚到家,大家都挺高兴,不方便直接告诉他,就说黛玉病着。可宝玉心里像被刀绞一样难受,因为父亲在家,只能强忍着伤心伺候着。王夫人家摆宴为贾政接风,子孙们都来敬酒。凤姐虽是侄媳妇,但现在管着家事,也跟着宝钗他们一起递酒。贾政就说:“递完一轮酒,大家都去休息吧。”又吩咐众家人不用伺候了,等明天拜完宗祠再说。安排好后,贾政和王夫人说起分别后的事,其他的王夫人都不敢多嘴。倒是贾政先提起王子腾的事,王夫人也不敢表现得太悲伤。贾政又说起蟠儿的事,王夫人只说他是自作自受,顺便把黛玉已经去世的消息告诉了贾政。贾政一听,吓了一跳,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连声叹息。王夫人也忍不住哭了。旁边彩云赶紧拉了拉王夫人的衣服,王夫人这才止住眼泪,又说起些高兴的事,然后就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到宗祠行礼,众子侄都跟着去了。贾政在祠旁厢房坐下,叫过贾珍和贾琏,询问家里的事。贾珍挑能说的简单说了说。贾政叮嘱道:“我刚回家,也不方便仔细查问。只是听外面说家里不像以前了,做事要小心谨慎。你年纪也不小了,孩子们得好好管教,别让他们在外面闯祸得罪人。琏儿你也得注意。不是我刚回来就说你们,是因为我听到些风声,所以才提醒,你们更得小心。”贾珍等人脸涨得通红,只敢应了个“是”字,不敢多说什么。贾政也就不再追问。回到西府,众家人行完礼,众人又进内院,女仆们行礼的事就不多说了。
只说宝玉因为昨天贾政问起黛玉,王夫人说她病了,心里暗暗伤心。一直等到贾政让他回去,一路上眼泪止不住地流。回到屋里,看到宝钗和袭人在说话,他就独自坐在外间发呆。宝钗让袭人送茶过去,以为他是怕老爷检查功课,所以过来安慰他。宝玉就趁机说:“你们今晚先睡一会儿,我想静一静。现在我脑子不如以前,说过的话转头就忘,老爷要是看到不好。你们睡吧,让袭人陪着我就行。”宝钗觉得有道理,就先回房睡了。
宝玉轻轻叫袭人坐下,求她把紫鹃叫来,说有话要问。“只是紫鹃每次见我,好像都有气,得你去帮我解释清楚,把她叫来才好。”袭人道:“你说要定神,我还挺高兴,怎么又扯到这上头了?有话不能明天问吗?”宝玉道:“我就今晚有空,明天万一老爷叫我做事就没时间了。好姐姐,你快去叫她来吧。”袭人道:“她不是二奶奶叫,是不会来的。”宝玉道:“所以才求你去说明白呀。”袭人道:“叫我说什么呢?”宝玉道:“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心,也不明白她的心吗?都是为了林姑娘。你说我不是负心人,可现在倒成了负心人!”说着,往里头瞧了瞧,用手一指说:“我本不愿意娶她,都是老太太他们乱安排,好好的一个林妹妹就这么没了。就算她死,也该让我见一面,把话说清楚,那她死了也不会怨我。你听三姑娘她们说的,她临死还恨我呢。紫鹃为了她姑娘,也恨我恨得要命。你以为我是无情无义的人吗?晴雯说到底只是个丫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好处,她死了,我实话说,我还写了祭文祭她。那时候林姑娘还亲眼瞧见了。如今林姑娘死了,难道还不如晴雯?连祭都不能祭一下。林姑娘在天有灵,肯定更怨我了!”袭人道:“你要祭就祭呗,拉着我们做什么?”宝玉道:“我病好后就想写祭文,可现在一点灵感都没有。祭别人,随便写写还行;祭她,可不能有一点俗气。所以叫紫鹃来问问,她姑娘的心思,她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我没病的时候还能想起一些,病了之后全忘了。你说林姑娘都快好了,怎么突然就死了?她好的时候我没去看她,她会怎么说?我病的时候她没来,她又会怎么想?我把她的东西骗过来一些,你二奶奶总不让我动,也不知道什么意思。”袭人道:“二奶奶是怕你伤心罢了,还能有什么!”宝玉道:“我不信。她要是真念着我,为什么临死把诗稿烧了,不给我留个纪念?又听说天上有音乐响,她肯定是成了仙或者神了。我虽然见了棺材,可到底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她。”袭人道:“你这话越说越离谱了,哪有人不死就放个空棺材的。”宝玉道:“不是啊!一般成仙的人,要么肉身去,要么脱胎去。好姐姐,你到底去叫紫鹃来。”袭人道:“等我好好跟紫鹃说说你的心思,她要是肯来还好,不肯来,还得费好多口舌。就算来了,见了你也不一定肯细讲。依我看,明后两天等二奶奶不在,我慢慢问她,或许能问清楚。有空了再慢慢告诉你。”宝玉道:“你说得也对。你不知道我心里多着急。”正说着,麝月出来说:“二奶奶说,天已经四更了,请二爷进去睡吧。袭人姐姐肯定是聊得太高兴,忘了时间。”袭人一听,忙道:“可不是,该睡了,有话明天再说吧。”宝玉无奈,只好带着忧愁进房,又在袭人耳边说:“明天可别忘了。”袭人笑着说:“知道了。”麝月打趣道:“你们两个又在偷偷摸摸说什么。怎么不跟二奶奶说,到袭人那边睡去,让你们说个够,我们也不管。”宝玉摆摆手说:“别乱说了。”袭人嗔怪道:“小蹄子,你又乱嚼舌根,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你!”回过头对宝玉说:“这都怪二爷,说了这么久,也没个重点。”一边说,一边送宝玉进屋,众人这才散去。
那夜宝玉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还在想着这事。只听到外面有人传话说:“众亲朋因为老爷回家,都要送戏接风。老爷再三推辞,说:‘唱戏就不必了,就在家里备些酒菜,请亲朋过来聊聊。’所以进来通报,定在后天摆席请客。”也不知道请了哪些人,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