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上党战机
一口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 上党战机,统一天下,从截胡秦始皇出生开始,一口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乐毅继续道:“上党之争,已经牵连六国,独楚国又置身事外。楚国目下南征,不知道楚兵还有多少可用?若有剩余,可派往到齐国与楚国边界,防范齐国来犯。齐国若是知道我王收留老臣,虽然知攻打楚国无益,也会派兵骚扰楚境,做做样子给天下人看。此时楚兵但凡有一两万交由老臣指挥,可借机啃下齐国数城。齐先犯楚,楚收齐城,入情入理。”
熊完咧嘴笑得都歪了:“好个‘你来打我我拿你几个城’,不过分!准先生三万兵马!先生但凡攻得齐国一两城,便是楚国栋梁上将军!”
乐毅终于舒口气:“我王不惧齐楚交恶吗?”
熊完不屑一顾:“刚刚复国不久的齐国,有那个胆么?如果齐王真的不识好歹,待我南征结束,正好确定下一个目标。”
乐毅愕然:卵蛋个熊的,这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啊!
已经沉寂多年的乐毅,迟暮之心竟然也有跃跃欲试的激动狂跳。
楚国不参与上党之争的收益越来越大。
其他国家就不怎么好过了。
先是赵国让乐毅私逃,因许齐王建之事无法完成。
齐王建怒,原先聚集兵力前往上党的齐军,转头就报复在了赵国建在赵齐边界的赵长城上。
赵长城城楼狼烟起,与齐国发生小规模的友好交谊之战。
赵孝成王想到赵兵几乎聚集在了上党郡,瞬间就对齐王建“抛眉眼”“求放过”,愿意送五城于齐,再求齐王建联军。
齐王建气也出了,城也收了,乐毅又不在赵国了,那就派齐兵几个去上党郡游历一番吧。
可是不想齐兵正好和赶来的燕兵,撞在一起。
齐军曾经在燕国犯下人性灭绝的恶行,燕军又曾经被乐毅率领几乎快覆灭齐国。
齐燕两国,俨然已经结成“欢喜怨家”。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两军就又小规模真枪真刀演练了一番实战。
魏兵则在一旁看笑话。
韩国只送粮,不送兵,错失看热闹的机会。
面对其他四国如此形不和神不和,赵国战神廉颇烦不胜烦,各令停手。
廉颇至此终于明白,他期待的五国联军,根本就是添堵奇兵。
合纵抗秦已然再无苏秦、张仪时代的齐心合力。
这其中微妙的变化来源之一,也是因为乐毅没有完全覆灭齐国导致。
在天下世俗皆不知道秦国能统一天下的前提下,齐国独留两个城都能复国,那么推演得出“被灭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的可怕结论,那么合纵抗秦干嘛?吃力不讨好不说,还要瞎几巴听别人指手画脚。
安于现状的摆烂咸鱼思想,潜移默化着各国,廉颇期待的五国联军勠力同心怎么可能达到?
但是人来的都来了,齐国还有楚弩神弓,也不好意思赶走,只得把燕齐两国少得可怜的将士分派到上党郡南北两面。
范雎最是了解各国心思,一直派人游说,企图破坏五国联军。
曾经把范雎从魏国救回秦国的王稽,作为范雎的救命恩人,被范雎任命到赵国邯郸,散尽千金,游走各赵国贵族之间,时常与马服子赵括接触。
另一个范雎的救命恩人,则是郑平安。
曾经范雎因受魏国国相魏齐的迫害,遭鞭笞后肋折齿断,装死隐匿于茅坑之中。
郑平安从粪坑里面把范雎捞出来,和王稽二人联谋助范雎逃到秦国,范雎这才得以封侯拜相。
郑平安此人曾经是魏相魏齐门客,游侠也,吊儿郎当,本无将才,却向往排兵布阵的将军生涯。
故此范雎多次助他捞战功,郑平安还真当上了将军了。
而郑将军目前就在上党,归属白起旗下。
白起养精蓄锐,继续暗谋野王。
郑平安却仗范雎丞相之威,多次自荐打头攻,而不得,心中恼怒白起。
如今燕国这个没有楚弩神弓的软杮子好不容易出现,郑平安又再次表奏请战燕兵。
白起也被这根刺头弄得烦不胜烦,便让他领五万人马,北上战燕兵。
白起一再强调,北守燕兵不足为虑,小心武遂县的赵兵围剿,莫要中了埋伏。
郑平安表面听令,心中却不以为然。
为什么不以为然?单单只是郑将军纯看白起不爽。
既然武遂县有赵兵围剿的可能,郑平安干脆拿出江湖豪气,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先围剿武遂县好了。
反正到时候武遂县打不下不要紧,杀杀赵兵抢些人头便可以回营领功了。
却不想,郑平安五万人马刚刚遥望到王屋山,就被燕兵和赵兵包围起来。
秦赵两军养精蓄锐就此结束,开打。
郑平安无指挥之能,领五万兵力简直是远远超过了他的统筹和指挥作战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