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斩老登(上)
老左老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斩老登(上),抗战:通电全国,出关,老左老左,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斩老登(上)
国崎登</p>
1882年8月2日出生,国崎支队支队长,陆军少将。</p>
金陵惨案、广德惨案元凶之一。</p>
未接受审判</p>
——</p>
12月19日夜</p>
伸手不见五指的冬夜,寒风不断吹过,荒野的郊狼与土狗闪着绿油油的眼睛外出觅食,成群结队的在漆黑的夜里游荡,宛如阴兵过境。</p>
神州大地,路有曝尸,竟肥了些许畜生。</p>
黑夜中,三座大山如同守护在金陵城外的门神,吞噬着小鬼子的狗命。</p>
靠近双方交战的区域,除了不断升起的照明弹,在这寒风中吹出一道道黑影。</p>
那是双方的侦察兵不断深入,搜索,不时就会有一阵枪响,但很快就归于平静。</p>
只是这片大地上,又多了几具无名尸体罢了。</p>
下午的时候,芜湖萃文中学的校长,爱尔兰籍校长华尔敦冒死送出信息。</p>
仅城内百姓,惨死者逾千,预计总遇难人数超过3000人。</p>
入夜之前,川军145师师长饶国华绝笔书被送至金陵。</p>
广德兵败城破,饶国华师长留下遗书自戕:</p>
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兵败,职惟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p>
广德地方志记载:遇难人数超过20000人.</p>
建邺临时指挥部内,沈复兴看着一众他能找到的,能调度的悍将,将这些信息一一告诉他们:</p>
“非我沈复兴要如此,国难当头,军人当守土卫国,而非蝇营狗苟尔虞我诈!”</p>
“尸位素餐者,某不屑与其为伍!”</p>
“镇江、芜湖、广德,倭寇沿途之惨案,骇人听闻!”</p>
“今,广德惨案元凶,就在南板桥渡对面,我们要化被动防守为主动防守,决不能坐以待毙!”</p>
邱清泉连连点头,一脸书生气的脸上,竟然也有了丝杀气:“小鬼子,欺人太甚!”</p>
阙汉骞更是怒不可遏:“这帮杂碎,沈长官,你说吧,怎么打!”</p>
张灵甫则是捋了捋自己精心梳理的大背头,故作潇洒:“冲锋的时候,张灵甫愿第一个上!”</p>
只有廖耀湘,看着话头都被别人抢了去,想来想去,只憋出一句:“我也可以!”</p>
沈复兴暗自摇头,这情商忽上忽下又是怎么回事。</p>
不过没时间感慨,他快速做出安排:“张旅长,辛苦你率153旅从牛首山西侧前出,截断与敌11旅团与国崎登支队联系。”</p>
“是!”</p>
“廖师长、阙旅长,你二人分别率第7师第1旅与第14师第1旅从两翼向国崎登支队进攻前进。”</p>
“是!”</p>
“是!”</p>
“邱参谋长,步炮协同这块,要看看你柏林陆军大学的本事了,冯卢茨少尉会作为你的副手,在牛首山上等着你。”</p>
邱清泉有些不满,但还是点头:“是!”</p>
“诶~别急,我们这些部队,是金陵城外最后的机动部队,全部压上,也施展不开,后面有的是机会!”</p>
阙汉骞用肘顶了顶邱清泉:“你这书生,怎么性子越来越急了。”</p>
邱清泉撇了撇嘴:“我这是儒将风范!”</p>
最后,沈复兴开口:“我会亲率税警部队,从中路突破!”</p>
“此战,并非泄愤,亦非要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首要目的,便是击溃国崎登支队。”</p>
“该部血债累累,又在南板桥渡连日激战,已成疲惫之师,在第18师团抵达之前,尽可能削弱日寇,让其退出战斗!”</p>
众人齐齐站定:“是!”</p>
临出发前,沈复兴还是找到邱清泉:“雨庵兄,山上炮弹不多,务必精准,这次长江对岸的18门150毫米重炮也会打两轮。国崎登支队连日鏖战,中统申城站传回消息,运送的给养只够3000人的,考虑他们从广德过来沿路劫掠,4-5个大队的规模是有的。”</p>
“我们三路进攻,日寇必然来救,第一波打他措手不及,第二波,你与张灵甫务必好好配合,此人性子烈,容易冲动。”</p>
此刻的邱清泉脸上还没有伤疤,一脸和煦:“维安兄说笑了,我.好吧,我知道了。”</p>
只不过他走出指挥部的时候,却是自问自答:“跟那个莽夫比起来,我自然是儒将风范~”</p>
一切准备就绪,沈复兴站在出发阵地前,身后是两个营的老兵。</p>
一营长:沈建军;</p>
三营长:沈家栋;</p>
还有第6穿插连:马长胜;</p>
团长:杨守义!</p>
严格意义上来说,你管这叫沈家军,没半点毛病。</p>
“杨晓武,拿旗来!”</p>
很快,那面国难时刻见忠诚的大旗就在这夜空中,缓缓飘起。</p>
沈复兴无论什么时候,见到这面旗帜都会心情激荡。</p>
自从第一次将它举起,这面旗帜就不曾洗过。</p>
每一场战斗,都会在它身上留下痕迹。</p>
历经战火考验,才是真正的忠诚!</p>
沈复兴接过战旗,站上沙包用尽平生力气喊道:“弟兄们!在我们对面,是小鬼子的国崎登支队,那群畜生在广德残害了我们数千同胞!”</p>
“数千人啊,是谁的姐妹,是谁的父母,是谁的孩子,又是谁的兄弟?”</p>
“回答我?”</p>
“不知道?我告诉你们,那是我们的!”</p>
“国难当头,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