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左老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章 不能记载的夜,抗战:通电全国,出关,老左老左,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能记载的夜

就在白崇禧东拼西凑,开始为平安镇的战斗做准备时,日寇动了。</p>

10月14日上午10时</p>

谷寿夫签署《平安镇至泥城镇扫荡命令》</p>

10月14日上午11时</p>

平安镇西侧15公里外的泥城镇沦陷,来不及逃走的近千百姓深陷日寇刀枪之下。</p>

上午12时,。”</p>

晚上22时</p>

外冈镇、奉贤与金陵各处都接到消息:沈复兴又被围了。</p>

没错,又!</p>

不光是陈誠,就算是新来的朱绍良都感觉这家伙有些点背。</p>

怎么去哪儿就在哪儿被围,要么自己主动挑衅被围,要么被动防守被围,这次干脆,主动跳进包围圈被围。</p>

头皮发麻!</p>

真正的头皮发麻!</p>

夜晚的外冈镇再次陷入不眠,不过这次只有顾祝同,自然安静很多。</p>

因为大家都没办法!</p>

总指挥回金陵,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迁都事宜。</p>

虽然没法公布,但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军界与政界的共识。</p>

在将绝对精锐嫡系全部投入淞沪后,已经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位置,这时候地方派系要造反,老百姓是第一个不答应。</p>

淞沪打得太惨了,今天早上的公告里面,宣传部特地公布了一组数字:</p>

金陵嫡系与各路援军,在申城伤亡超过20万,日寇伤亡超过8万!</p>

当然,这是美化之后的。</p>

可足以看见一个国家的抵抗之心。</p>

外冈镇这边没有办法,金陵的富人开始了最后的迁移,再顽固的老人,也不得不接受内迁的想法,子女都要走了,自己留着做什么?</p>

但百姓还不知道,金陵方面打算封锁消息,以免造成恐慌。</p>

晚上23时</p>

平安镇北,税警团与教导队临时指挥部。</p>

沈复兴、老王、邱清泉三人加上团级以上军官共7人集中此处,其中有个特殊人物,化学总队队长李忍涛。</p>

照例,还是老王先介绍作战计划:“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既然来了,那只能说现在都是一条船上的自己人。”</p>

“今夜的计划,只能执行,不能外传,不能记在日记里,作战档案彻底封存,有问题吗??”</p>

所有人默默点头,意志坚定。</p>

“凌晨2点,后勤连会将所有汽油倒入排水渠,部分炸药也已经埋设完毕,2点30分准时点燃。”</p>

“2点35分,税警6团开始在平安路东侧启动破墙进攻计划,吸引日寇主力。”</p>

“2点50分,教导总队4团自西侧开始破墙进攻计划,目标城南!”</p>

“3点05分,正面炮火开始覆盖平安路路口街垒,税警4团开启正面突击,这是最后一次吸引火力。”</p>

“3点20分,由沈家栋率领400人敢死队,发动特种突袭,李队长,这边就需要您配合了。”</p>

化学总队队长李忍涛默默点头,一个字没有多说,老王继续介绍计划:</p>

“敢死队务必在4点之前,冲破敌正面防守,直抵城南,根据抓回的舌头情报,指挥部位于城南土地庙。”</p>

“夜不收将跟在敢死队身后,沈营长,请记住,你们需要用身体为夜不收趟出一条路。”</p>

“只要最后的斩首计划成功,外围的171师、教导预备队与税警部队会配合我们打开封锁。”</p>

“最后,只留下一座焚毁的平安镇!”</p>

说到这里,众人都觉得有些紧张,这次的计划极为冒险。</p>

可一旦成功,收获极大。</p>

除了杀死这个在保定附近就犯下累累血债的屠夫,烧毁的平安镇也将打击小鬼子的登陆进度。</p>

如果有机会.没有了补给之后,说不定还能占点便宜。</p>

会议结束,众人很快散去,但老王、沈复兴与邱清泉没有离开。</p>

沈复兴沉声问道:“确定安排好了吗?”</p>

老王点头:“四人都已经送到,来得时候带着防毒面具,现在也隔离在单间,都已经换上了日寇的作战服。”</p>

邱清泉虽然面色极为复杂,但了解保定惨案,看过平安镇西侧的死人池塘后,他再也没有了书院的那种迂腐气息。</p>

“这时,就不记录了吧?免得战后麻烦。”邱清泉提醒了一下。</p>

沈复兴同意:“我没意见,税警总团会烧毁所有相关往来文件、记录。”</p>

老王耸了耸肩,不过他觉得这次如果能够成功,意义重大,便悄悄写在了日记里。</p>

时间很快来到凌晨2点</p>

除了值夜的部队,已经将平安镇围得水泄不通的日寇大部分都陷入了睡眠。</p>

零星的枪击还比不上战友的呼噜,在战场上,这算个毛。</p>

但横贯东西、南北的两条排水主渠开始漂浮起汽油。</p>

送进来的三辆卡车其中一辆装满了汽油,如今统统倒入了排水渠中。</p>

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门口有有这么一条小小的排水渠,你也可以称为小溪。</p>

洪涝时排水,与镇内的小溪相连。</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