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世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大明昭武卫,长途客车文,独孤世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立枪按刀,右手抚胸。</p>
镇岳卫居然最整齐,没有嘶吼,但汇聚的声音反而最响亮。</p>
朱慈炅很满意,剑指前方。“克敌!”</p>
“万死!”</p>
同样的节奏,不输雷霄卫的花样。</p>
李凤祥也很满意,挑衅似的往向昭武卫。</p>
昭武卫连提督监军都没有,方正化可没功夫来训练他们。</p>
都是各小旗自己练,他们人又多,连兵器都不统一,能站成队列都为难他们了。</p>
“昭明武德,永铸忠魂。”</p>
有人抱拳,有人抚胸,有人举枪,声音也是此起彼伏。</p>
方正化脸上很不好看,差点弃了小皇帝的马,上前给这帮家伙一脚。</p>
朱慈炅目前并不在意他们的表现,马上就有军官了不是。</p>
“克敌!”</p>
“万死!”</p>
人多也有好处,声音经久不息。</p>
最后是全军精锐集中营,朱慈炅有意打造的大明特种部队,“皇骁卫”。</p>
方懋昌站在队前,皇骁卫只有简单配剑,却整齐的踏地拔剑而出。</p>
“亮剑无畏,圣威必达!”</p>
他们本就是久经训练的忠勇营骨干,稍作训练,显得就非常特别。</p>
朱慈炅甚至在军官名单里发现几位留名青史的人名: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刘肇基。</p>
不知道朕的昭武卫和皇骁卫,哪个更能培养名将</p>
昭武卫将用朕的现代军事思想培训,而皇骁卫依然是传统练兵。</p>
朱慈炅得意的扬剑,“克敌!”</p>
“万死!”</p>
皇骁卫集体回复,勋贵们都有些站不稳。</p>
朱慈炅阅兵完毕,被方正化抱下马,缓步踏上观礼台,台上一片跪迎。</p>
朱慈炅没有理他们,转身就在护栏边望向台下。</p>
“崔兵部,宣旨。”</p>
崔呈秀向小皇帝点点头,站了出来,打开明黄的圣旨。</p>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p>
朕惟国家设武科以拔英杰,立殿试以择将才。今戊辰科武会试毕,诸生驰马挽弓、运筹演阵,尽显雄武之姿。经兵部、五军都督府并内厂校核,钦定甲第如次:</p>
一甲三名</p>
状元:沈寿崇,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授昭武卫指挥。</p>
榜眼:汪起龙,山东辽东都司宁远卫,授昭武卫指挥。</p>
探花:张名振,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授昭武卫指挥。</p>
二甲十五名</p>
朱可贞(广东广州府顺德县),解学熊(南直隶应天府上元)等,俱授昭武卫百户。</p>
三甲二十五名</p>
焦龙文,赵大复等,俱授昭武卫小旗。</p>
以上人等,皆赐御制忠义剑。</p>
钦此特谕:</p>
凡中试武进士,当思太祖提三尺剑开基之艰,成祖驱蒙古于漠北之勇。弓马娴熟者,可安邦定国;韬略精通者,能决胜千里。昭武卫戍守西苑,旬日即赴任整训,凡懈怠军纪、私斗滋事者,朕必以尚方剑问之!</p>
天启八年五月二十日”</p>
方正化上前,“一甲三人上前。”</p>
沈寿崇依然臂缠白布,领先上台,汪起龙和张名振紧随其后。</p>
三人在朱慈炅面前跪倒山呼。</p>
朱慈炅走到沈寿崇面前,亲手将一柄与他刚刚检阅所用相同型制的御制短剑递到他手中。</p>
沈寿崇连忙双手捧过。</p>
朱慈炅拍拍他的肩头,“节哀!勿坠父名。”</p>
然后又亲自一一汪张二人授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