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唐雪华新书首发
糖心琥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 唐雪华新书首发,七零退婚后,大小姐为国效力赢麻了,糖心琥珀,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媛媛作报告的第二站是祖国西北边陲最遥远的鹰嘴哨。
长途跋涉和高原反应让她有些头晕。
但当她看到哨所的战士们手上、脸上触目惊心的冻疮,听着指导员讲述的感人故事,她胸中一阵阵激荡。
她要留下来实地采访,总部不是要求继续报道吗?
这就是最绚丽的风采。
陈媛媛跟着鹰嘴哨的战士们吃住同行,一同巡逻,中间吃了不少苦。
可把沈逸寒给心疼坏了,想要劝说她打消这个念头,最终还是放弃了。
他懂陈媛媛的坚守与执着,正因为懂她,所以他不能拖她的后腿。
作报告的这天,天公作美,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鹰嘴哨所的大礼堂,其实不过是间大些的营房。
泥坯墙被经年的烟火气熏得发黑,几扇不大的窗户玻璃蒙着洗不净的沙尘,透进来的光线浑浊而吝啬。
房顶的椽子裸露着,挂下丝丝缕缕陈年的灰网。
此刻,礼堂里却挤得满满当当,只留下中间一条窄窄的过道。
战士们从各个执勤点赶来,沾着尘土的脸膛泛着高原特有的红黑,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紧紧裹着结实的身板。
陈媛媛就站在那简陋的木桌后面。
她脸颊上西北风沙刻下的红痕尚未褪尽,头发简单地拢在耳后。
她面前没有讲稿,只有一个沾着点点洗不净黄沙印迹的采访本,静静摊开在粗糙的桌面上。
三天前,当她第一次顶着能把人掀翻的风沙走进这个哨所时,迎接她的目光里,除了好奇,还有一层厚厚的、无声的隔膜。
一个大城市来的、细皮嫩肉的女干事,能懂什么?
懂界碑上冰凉的石头,懂巡逻路上能把人冻透骨髓的风?
懂这日复一日、单调到骨子里的坚守?
直到这三天,看见她没有半点架子地与战士们一同巡逻,同一个锅里吃饭。
大家才放下对她的疏离,主动打开了话匣子。
陈媛媛开口了,声音不高,甚至带着点微哑,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凝滞的空气。
“同志们,今天,我不是来做报告的。我是来……讲故事的。讲你们的故事。”
陈媛媛不由自主地哽了一下,目光再次投向角落里的老班长。
他微微垂下眼睑,避开了陈媛媛的目光。
陈媛媛讲述着,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就这六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我心上。
什么叫心里头热乎?
我现在才明白,那热乎,是对脚下这寸土的滚烫,是对肩上这责任的滚烫。”
礼堂里死一般寂静。
战士们坐得更直了,无数双眼睛亮得惊人,像戈壁夜空里骤然点亮的星子。
有人下意识地搓着自己同样粗糙、生着冻疮的手。
“第二个故事,关于一个外号‘闷葫芦”的老兵,陈媛媛的语调略微轻快了些,目光投向坐在后排那个总沉默寡言、外号“闷葫芦”的老兵。
“还有他枕头底下压着的宝贝。”
……
她的声音在简陋的礼堂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淬了火的石子,砸在泥地上,砸在战士们的心坎上。
报告结束,礼堂里陷入了死寂。
比之前的任何一刻都要静。
没有掌声。
没有喝彩。
死寂持续了足足有十几秒。
然后,坐在前排的新兵小王,第一个猛地站了起来!
动作太急,带倒了身下的马扎,发出“哐当”一声脆响,在这寂静中格外刺耳。
眼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红,然后,两颗硕大的、滚烫的泪珠,毫无征兆地挣脱了眼眶的束缚。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猛地站起!
文书小赵摘下眼镜,胡乱用袖子擦着镜片,可那泪水却越擦越多。
“闷葫芦”死死低着头,宽阔的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压抑的呜咽声从喉咙深处挤出来。
没有口令,没有指挥。
沉默的起立如同无声的浪潮,瞬间席卷了整个礼堂。
一张张年轻的、饱经风霜的脸庞上,泪水混着汗水和尘土,肆无忌惮地流淌。
没有嚎啕,只有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哽咽。
那不是悲伤的泪水,是滚烫的岩浆找到了喷薄的出口,是坚冰被烈阳融化,是心底最深处、被精准点燃的共鸣与骄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